睡眠环境的安静与否,可以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。良好的眠环境首先要减少噪音。嘈杂的噪音环境,会给人们带来烦恼、紧张不安,不但可以引起许多疾病,而且亦能使人心情无法宁静而产生睡眠障碍甚至失眠。
但是安静与不安静都是相对的,人们对“安静”应该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,事实上在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里是不可能有绝对安静的,不论是什么时候,即使是所谓“万籁俱寂的深更半夜,也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的,人类的生活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声音,那些“绝对安静”的环境对人们没有好处而且也难以适应。
有份资料介绍说:曾有人特地去一个由人工设计的,有吸音、隔音设备的实验室里“体验”一下“绝对安静”的感受。体验结果他说:“最初,我把这种安静当作种享受,但是过了1小时后,由于环境里没有任何声音,就使我感到不安,我咳嗽、写字,故意弄出响声来打破这种安静以便消除这种不安,但是不行,我却感到这类动作的声音都太响、太刺耳,翻书页都像开枪一样的响,几小时之后,我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安静了,就走出实验室,到了外面,虽然感到嘈杂得很,但是很舒服,觉得那是吵闹得可爱'。”
一位心理学家说: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,是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刺激的,包括声音刺激。所以,对环境安全的要求,应该有正确的理解,不要过于苛求,这么一想对一般的不可避免的嘈杂声,就能容忍而心安理得了。
从另一角度说,可根据各人的生活环境来避免影响睡眠的噪音,比如对钟表针走动的声音特别敏感的人,可以把钟表放远一些,怕吵的人,为了减少噪音对睡眠的干扰,卧室窗口应避免朝向街道闹市或加隔音设施。睡觉时应关上门窗。室内最好选用木质家具,因木材纤维具有多孔特性,能吸收噪音。家具不宜安放过少或多,如果家具过少声音可能会在室内产生共鸣,引起很大的回响;而家具过多显得拥挤不便,东碰西撞增加响声。
营造一个相对无声的空间,与寂静无声相比,轻微的声音反而能诱导睡眠,所以可根据自己喜好,放一些舒缓的音乐,细小的声音,反而能够进入松弛状态。而对于一个失眠患者来说,在床上聆听具有失眠治疗疗效的催眠音频,或者接受催眠师的网络远程催眠,才能更好地进入这种身心放松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