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现代人工作、生活压力的增大,越来越多人患有焦虑症,而晚上失眠是焦虑症引发的症状之一,面对这种情况,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情绪问题。那么如何缓解焦虑,对于焦虑引起的失眠来说,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又是什么呢?下面来给大家介绍焦虑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一、什么是焦虑症失眠
寻求焦虑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,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焦虑症失眠,晚上失眠是焦虑症的常见表现,很多患上焦虑症的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,情况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抑郁、心情低落、便秘腹泻等多种不良现象。焦虑症失眠顾名思义是由于焦虑症的出现而引发了失眠现象的发生。
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,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发生时,可产生焦虑(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、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),这种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,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。焦虑并不是坏事,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,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(或者说焦虑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)。
只有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才构成焦虑症状,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,妨碍人应付、处理面前的危机,甚至妨碍正常生活。可能在大多数时候、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不安,但是却什么事情都干不了。
焦虑症状也见于情感性精神病、精神分裂症、强迫性神经症、癔症、器质性意识模糊状态、甲状腺机能亢进等。所以广义的“焦虑症”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,还包括强迫症、恐惧症、惊恐症、创伤后障碍等等。
这里所说的焦虑症是狭义的,在正式诊断中称为一般性焦虑症。目前认为,只有焦虑的原因不明显或和程度不相称,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也不明显,且延续时间较长时才诊断为焦虑症。
二、焦虑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
什么是焦虑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,这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。
如果失眠表现比较严重,焦虑不安的感觉强烈,并伴有严重的心慌、气短、头晕等身体症状,严重影响到了白天的工作、生活状态,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去医院就诊,接受专业的评估。必要的时候尽早开始专业的治疗,这是减轻疾病对自己不良影响的最佳方式。
如果焦虑、抑郁、失眠的表现还不是特别严重,比如每一周里面会有几晚睡的相对满意,也没有严重的身体症状,还能坚持正常上班,完成基本的工作,日常生活的基本兴趣也能保持,在这个前提下,也可以先自己调整一段时间。既然是焦虑失眠最快入睡的方法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首先要针对焦虑烦燥的心理进行调整,具体有以下调理方式:
1、针对焦虑症失眠要学会调整心态
(1)调整好个人的心态。关于失落、消极的心情应懂得怎么及时调理,而且焦虑通常会带来心慌、肌肉紧张、身体发抖等不良反应状态。进行身体放松可以减轻这些不适,让焦虑症得到缓解。进行身体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,有助于让紧张感消失,从而克服焦虑心理。
(2)应当适量地进行体育锻炼,有助于推进良好的睡眠。因为焦虑通常会伴随着失眠,而失眠又会加重人的焦虑,如此循环只是一个恶性的后果,多休息可以让身心轻松,减轻心理焦虑。所以,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。睡前洗个热水澡对睡眠质量更有帮助。
(3)平常多与人交往,多参与社团活动或爱心公益活动,有利于心情舒畅,还能把心理焦虑告诉别人,通过倾诉可以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。让被倾诉者成为你的支持者,帮你度过难关,远离焦虑。
(4)对产生焦虑的对象要勇敢的面对,这是克服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。焦虑者把某个害怕恐惧的情形分解成几个小目标,循序渐进,就可以逐渐适应这个情景,以后面对它不再焦虑。
(5)转移注意力。如果觉得最近心理烦燥,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使身心松弛,让你暂时缓解心理压力。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音乐、户外走动等。
(6)补充营养素
①维生素B群
维生素B群对神经系统的运作相当重要。注射维生素B液可改善大脑功能、减轻焦虑、保护免疫系统。维生素B群及泛酸(维生素B6)每天100毫克
②钙及镁
每天2000和1000毫克。服用箝合剂或乳酸钙。若对牛奶过敏,勿使用乳酸钙。
2、不要在意过去的失眠问题
昨天是昨天,今天是今天,睡觉是很自然的事情,困了才睡,不困不睡。当你不会拿过去的失眠问题来担忧今天的睡眠问题,你的睡眠也许就好了一大半了。
3、不要在睡前1小时过度焦虑和思考别的问题
假如你在准备上床睡觉前还在为一些生活琐事焦虑,或者睡前还在过度思考一些问题,你的大脑思维就会很活跃,兴奋,体内就会产生和睡觉冲突的化学物质和激素,所以你就会睡不好觉,睡的不够安稳。因此你就要做到睡觉前了断一切让你睡不着觉的想法。
4、采取放松疗法
首先是呼吸放松法。自然平躺在床上,手放在肚脐处,男生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,女生右手在下,左手在上,闭上双眼,让身体处于舒服状态,做深呼吸,慢慢吸气,再慢慢呼出,如此反复有助于睡眠。然后是肌肉放松法。从头到脚,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紧张一分钟后突然放松。比如头部,吸足了气并将气憋在头部,使劲让脖子挺直,然后突然放松。如此反复,人能够很自然地睡着。
这样观察一段时间,如果状态稳定逐渐好转就继续,如果有两周以上还是在加重,仍然要尽早去医院就诊,接受专业的帮助。